1月信贷和社融数据自公布以来,各类分析纷至沓来,市场对2019年初新增信贷和社融创历史新高所发表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但不论是认为激增数据背后靠着票据、短期贷款冲规模的套利之举,还是看到债券发行持续放量、企业中长期贷款回暖可能预示着信用宽松拐点的到来,单凭一个月的数据就对全年后续的信贷和社融走势下结论还是为时尚早。
不可否认,今年1月信贷和社融的高增长已经不足以用季节性因素来解释。不少分析认为,从当前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宽信用的政策,以及1月亮眼的金融数据可以看出,新一轮信用扩张周期已经开启,甚至也有一些分析拿此轮信用周期与2009年、2013年、2016年的情况做类比,讨论2019年的信用周期究竟与此前哪一年的情况最相似。
不过,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历史虽会押着相同的韵脚却不会重演。与此前几轮信用周期相同的是,今年开启信用扩张依旧是为了经济稳增长。每当经济增长遇到下行压力时,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以其易调控、见效快等特点成为稳增长的急先锋。而我国又是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就意味着投资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信贷渠道供给。因此,信贷和社融的表现就成为稳投资、稳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舆论普遍预期新一轮信用扩张周期开启的内在逻辑。
我国经济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期,新经济尚未成规模气候,传统经济增长动能依旧是主力,所以依靠投资、信贷等手段确实会对托底经济起到一定的效果。不过,与前几轮信贷扩张周期所不同的是,我国当前信贷扩张对经济稳增长的效能逐步递减,这主要是受高杠杆率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