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农业被公认为是第一产业,从1982年开始,每年国家颁布的一号文件,都是国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的具体部署。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进入21世纪以来,相较于过去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分户经营的生产模式,逐渐诞生了更加机构化,更加科学化,更加市场化的新型农业,同时在资本市场也兴起了所谓的"农业风口"之说。
然而,贵州泛亚实业集团的董事长田亚,这位80后的农业创业者,越是站在风口之上,这两年来却越是低调,尤其是对比泛亚今天的发展来说。
回顾泛亚集团这些年的成绩单,可谓是非常耀眼。
泛亚集团是贵州省级龙头企业,业务范围从薏仁米全产业链拓展到药食同源作物的全健康产业链,构建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闭环,创造出产地、产品、产销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产品畅销全国各省市,引领了兴仁市薏仁产业的转型升级。
自2013年创业以来,从"单枪匹马"到今天的"千军万马",只用了短短7年的时间。
在不断的发展中,泛亚逐渐摸索并践行出一条独树一帜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把兴仁市从事薏仁产业的中小型企业、当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农户都联合起来,带领大家抱团发展,破解了薏仁米产业"小、散、弱"的问题,脚踏实地,做大做强。
目前,全市薏仁米种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产量约9万吨,综合年产值达50亿元,占全球同行业市场份额的70%以上,更是主导了薏仁米的市场定价权。
我们田亚先生的沟通过程中,他罕见地袒露了自己对产业、商业战略布局等话题的理解和看法,带我们从一位掌门人的视角,走进了泛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初出茅庐,80后创业团队为何选择最难的农业方向?
一般人选择创业,往往都会选择模式更轻,赚钱更快的行业,为什么您会选择相对"投资周期长,利润有点薄"的农业,来作为创业的切入点?
田亚表示,首先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看,为什么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在讲农业?这意味着起码两件事可以被证明,一个是农业确实比较难,另一个是农业一定有机会,这是最基本的宏观判断;其次从经济和产业的趋势来看,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必会带动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的提高,老百姓的消费也会慢慢向健康、品质等方面逐渐转移,从这个角度而言,农业是个很好的趋势产业,因为它和健康息息相关;此外,从团队的角度而言,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才是最好的机会,从本质上而言,泛亚是一家致力于大健康产业的企业,而农业是泛亚产业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为我们提供"药食同源"的原材料,所以当时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切入点,本质上还是在为人服务,为健康服务。
据了解,薏米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谷物,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意味着竞争不可谓不激烈,那么泛亚又是如何做的,才能从这片红海中一步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呢?
田亚表示,泛亚一路走到今天,有几件事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时机的选择,13年我们就开始转型,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早于整个行业,可以说是抢得了先机;其次,是商业模式的系统化设计,通过三产融合的模式解决农业产业的短板,并且提升我们的现金流水平和资产性增值;第三个是关键,就是人才的结构,对于泛亚而言,我们在团队打造方面更像是一家高科技企业,采用了合伙制的方式,欢迎"智力入股",从而吸纳了众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进入了核心团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只团队,才能够伴随泛亚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致力打造可复制的泛亚特色的商业模式
泛亚是如何布局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呢?这种商业模式具体又是如何实现运转的呢?
田亚表示,刚才我们有说到,农业产业是一个投资周期长,但利润却比较薄的行业,简单来说,就是有一定的短板,所以我们通过了多元融合,补齐短板的方式来经营它。首先,要做好农业,做好薏米的种植和生产;其次,要提升深加工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另外,我们做了基于农业的旅游观光,将薏米的生产种植基地发展成为了国家认证的3A级景区(薏品田园生态旅游小镇),同时也延伸出来很多资产性的增值机会,比如旅游地产的开发。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说我们成功的弥补了一产的不足,实现了全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为泛亚的未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泛亚的商业模式,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所以它是可以复制的,今天我们做薏米成功了,那么明天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商业模式去做藜麦、紫薯、黑木耳等等其他产品,甚至说,凡是符合药食同源理念的产品都是我们潜在的业务方向,因为道理是相通的。从创立泛亚的第一天起,与其说我们是希望成为薏米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实我们最希望的是印证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因为这套商业模式,就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贵商典范,联合政府通过产业扶贫回馈28万农民
在您创业以来,除了创立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做了很多扶贫相关的工作,并且先后两次受到了国务院的扶贫表彰,为什么泛亚会去做农业扶贫相关的事情呢?在这个过程中泛亚又具体做了哪些事情呢?
田亚表示,对于泛亚而言,扶贫更多的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是和政府、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不敢独占其功。从17年开始,通过我们整合销售渠道,进行上下游的补贴,为农户免费提供肥料等生产所需物资、技术指导,实现薏米的收购价格不断提升,直接帮助28万薏农增收5个多亿;此外,通过和政府合作,让1万多人搬入了我们的园区,帮助他们从山区的农房住进了120平米的洋房,无论是自住还是做民宿,都实现了资产性的增值;最后是就业的扶持,不仅公司内有很多员工原本都是当地的贫困户,我们还专门设计了"多人次多时段多层次增收"的模式,比如让一家几口都能够在公司找到合适的岗位,并且能够给贫困户更多的"活儿",来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脱贫。
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成功,更多的是企业价值的体现,那么泛亚这些年来,一直通过联合政府,与政府良性互动,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回馈了28万农民,直接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帮助农民脱贫,体现的是泛亚的社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和农民是受益者。
路在脚下,凭借"一粒米"走向"大健康"
过去的这几年,泛亚正在从薏仁米全产业链,逐渐触及到药食同源作物的全健康产业链,在转型的过程中,泛亚是如何规划和实施的呢?
田亚表示,从事大健康,一直是泛亚的初心,薏米只是一个突破口,或者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尝试。除了薏米之外,天麻、茯苓、人参等等能够进入"药食同源"名单的产品,都可能是我们未来的新的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会不断加强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泛亚特别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一方面负责技术的整合,一方面开展和全国高校的合作,每年都会申请大量的科研专利。其次,我们打造了线上下结合的大健康服务,从线上而言,我们的销售团队会结合大数据做健康管理,为授权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匹配;从线下来说,我们开辟了社区生鲜门店+健康驿站的模式,目前在云南和贵州已经有几十家店正在运转,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下健康服务。此外,我们还会打造大健康产品的孵化平台,通过支持技术、资金、销售通道等方式,赋能更多的大健康创业者,帮助整个行业向前更进一步。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复兴和"药食同源"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薏米更是走出国门,走上了外国友人的餐桌。您如何看待中国薏米产业的国际化,泛亚又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帮助中国薏米走向世界呢?
田亚表示,关于国际化,泛亚目前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进口,第二个是技术。关于进口,主要是让东南亚地区的薏米原材料进口到国内,比如越南、缅甸、老挝、泰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把国内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东南亚地区,带动当地老百姓的发展。第二个是技术,比如日韩在薏米应用方面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印度和以色列的生物制药技术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为了不断提升薏米产品的技术含量,泛亚会开展大量的跨国合作,甚至建立海外研究中心,从亚洲开始,逐步走向欧美,走向全球,未来能够服务于全球人民的健康。
泛亚的愿景是:让身体更好,让生命更长。田亚先生表示,这件事情不仅是未来十年,甚至是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有所改变。